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武隆发展的优势资源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柿树成了文复乡村民的“摇钱树”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推广种植技术助农增收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荒山”变“金山”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烈女岩 图片来源:武隆数字报
生态是武隆发展的基础。武隆县按照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建设更加完备、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化更加普及、生态产业更加发达这“六个更加”的要求,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为主题的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正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建设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市委书记孙政才也提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核心任务是发展。”近年来,武隆县按照市委提出的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围绕“五大行动”和“六个更加”,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山水园林旅游新城”。
武隆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围绕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落实了一系列保护、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重点实施了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示范创建、生态人居优化、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维护、生态监管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退化趋势逐步得到遏制,生态保护与建设迅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优化提升。
提质增量让“山更绿”
数据显示,武隆现有林地面积已经达到3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九游体育app8%,在全市名列前茅。
2012—2016年,全县共投入财政性资金1.47亿元完成造林任务46.3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36.5万亩,封山育林9.8万亩,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高标准完成了“印象武隆”景区、天生三桥、下石院天坑、武仙路沿线等重要旅游节点的绿化升级改造,完成白马山万亩杜鹃花海景观打造年度任务,成功创建市级森林城市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为打造更优的生态环境,我 JIUYOU 们必须把‘山更绿’摆在首要位置。”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65%以上。
目标已定,如何将其变为现实,考验着林业管理部门的智慧?
“今后我们将在‘质’上做文章,将绿化荒山、改造低效林、抚育中幼林等列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该负责人表示,2016年4月,仙女山森林公园启动了林相改造试验。据了解,仙女山森林公园的植被主要为上世纪末营造的,林相单一,抗害能力差。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该区域正引种栽植樱花、白玉兰等26个高山树种,并将在试验成功后大面积更换老化的杉木纯林,从而彻底改善仙女山现有林相景观。此举将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给广大游客观光、度假、休闲带来更加舒适的享受。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全县发展的本钱和基础,近年来,全县重点突出“森林旅游、特色林果、生态竹笋、地道药材”四大抓手,着力发展林业产业。鸭江翠冠梨、火炉脆桃、文复甜柿、桐梓金银花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渐成规模,武隆猪腰枣荣获2012中国枣产业展销会金奖,仙女山森林公园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森林公园。2016年,全县实现林业综合产值18亿元,中药材基地在地面积达1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17万亩,笋竹基地10万亩。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提升全县绿地面积的同时又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就今天一天,我就卖出了一千件梨。”在第四届鸭江梨果节上,梨农纪小琼笑开了花,她家种了一千多亩梨,如今早已不愁销路。
综合治理让“水更清”
水,生命之源。我县境内有大小河流50多条,是全市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县之一。随着全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县域水资源健康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维护良好水质、改善污染水体、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武隆县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管理并举、控源截污与生态建设并重。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确保人民饮用水安全。加大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力度,规划先行,高起点谋划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6个新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识标牌建设。目前,全县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除了饮用水源的安全保障,污水处理也是影响全县水资源优劣的重要因素。为此,全县积极推动各级污水处理项目,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共3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4个,乡级污水处理厂14个,人口聚集区污水处理项目7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17个),在建镇级污水处理项目4个,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在土坎镇关滩村,县城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也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县城、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搬迁后的羊角场镇片区及土坎片区生活污水处理需要。
提及污水处理对人居环境的改善,白马镇六方坪社区的老居民老刘的体会颇深。石梁河横穿白马镇场镇而过,河道两边均有住户,在过去,居民的生活污水几乎都是直接排进河里,河水终年污浊不堪,走在河边都是臭气熏天。政府协调建成污水处理厂之后,居民生活用水不再直接排进河了,石梁河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闲时望望窗外,河水清澈,再也不是曾经的臭水沟啦,如今咱也算是住了个‘临江房’。”老刘笑呵呵道。
全民参与让“环境更优美”
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所在,它也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各方通力协作的成果。在武隆,每个部门及乡镇,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倾情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在不同的岗位和领域,为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按照城市规划“五线”,县城乡建委修编了《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了交通、绿地、历史建筑、水体和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保护,以准确的区域功能定位和科学的规划,努力形成资源、环境、城乡、经济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我们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农村风貌改造。”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的环境改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在未来,将更加注重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舒适感,这也迎合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
武隆县交委设立了环境噪音、黄标车等污染专项检查站,着力解决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影响空气质量的不利因素以及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今年,1至10月,全县共淘汰黄标车107台、老旧车168台。
每年,全县各单位、社区都会组织近万名环保志愿者到乌江开展“母亲河”清理活动,他九游体育官网入口们用实际行动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乌江两岸生态环境。“我从小生活在乌江边上,它是我们的母亲河,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她,爱护她。”市民卢雨田告诉记者,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爱护大家的生命河、母亲河、形象河,让她更清澈,环境更美好,以实际行动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添砖加瓦。
不仅如此,全县还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工地、进学校、进商场、进企业、进酒店、进医院、进交通”“十进”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大力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等生态创建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县牢固树立“爱护武隆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江河溪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武隆发展工业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等理念,既守住生态底线,又释放发展能量,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势必将武隆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梦想家园。(李柏翠 武隆数字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客服态度很好,发货也很快,体验非常满意。